
芒種是夏季的第三個節氣,此時天氣炎熱且濕氣重,人體的脾胃功能容易受到影響。根據香港衛生署的統計,每年芒種前後,因腸胃問題就診的人數會增加約20%。這主要是因為高溫與濕氣結合,導致人體代謝減緩,脾胃運化功能下降。 濕熱疹
常見的脾胃問題包括:
此外,芒種時節的濕氣重也會加重脾胃虛弱的問題。中醫認為「濕性黏滯」,容易阻礙氣機運行,進一步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。因此,在芒種時節,特別需要注意脾胃的保養。
中醫理論中,脾胃被視為「後天之本」,主要負責運化水穀精微,為人體提供營養與能量。《黃帝內經》提到:「脾主運化,喜燥惡濕」,說明脾胃的功能與濕氣密切相關。當濕氣過重時,脾胃的運化能力會受到抑制,從而引發一系列健康問題。
脾胃的功能不僅限於消化,還包括:
因此,芒種時節的脾胃保養不僅是為了改善消化問題,更是為了維持整體健康。中醫強調「四季脾旺不受邪」,說明脾胃健康對預防疾病的重要性。
芒種時節的飲食應以健脾益氣、祛濕為主。以下是中醫推薦的飲食原則: 夜晚出風癩中醫
此外,應避免生冷、油膩的食物,這些食物會加重脾胃負擔。香港中醫學會建議,芒種時節可多喝溫熱的湯水,如冬瓜薏米湯,既能補充水分,又能祛濕健脾。
中醫認為,按摩特定穴位可以調理脾胃功能。以下是芒種時節推薦的穴位:
位於膝蓋下方四橫指處,是健脾益氣的要穴。每天按摩3-5分鐘,能增強脾胃功能。
位於肚臍上方四橫指處,按摩此穴可緩解消化不良、腹脹等症狀。
位於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.5寸,按摩此穴能健脾祛濕。
按摩時應注意:
除了飲食和按摩,良好的生活習慣也是保養脾胃的關鍵:
脾胃喜歡規律,不定時進餐會打亂其節奏。香港營養師協會建議,夏季應少食多餐,避免暴飲暴食。
充分咀嚼能減輕脾胃負擔,促進消化吸收。每口食物建議咀嚼20-30次。
中醫認為,熬夜會耗傷氣血,影響脾胃功能。晚上11點前入睡有助於脾胃修復。
芒種中醫強調,夏季養生應以脾胃為重。通過飲食、按摩和生活習慣的調整,可以有效預防脾胃問題,保持健康。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