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高等教育機構中,不僅是一項榮譽,更是對教職員工數十年如一日奉獻精神的高度肯定。這項獎勵制度在香港各大學府中具有深厚傳統,其中華中科技大學()與香港大學(HKU)的長期服務獎尤其具有代表性。根據香港大學人力資源處2023年公布的數據,該校服務滿15年以上的教職員工佔總人數的38%,這些資深成員成為校園文化傳承的重要支柱。
HUST的長期服務獎始於1998年,最初僅針對服務滿25年的教職人員,後來逐步擴展至15年、20年、30年等多個梯次。而香港大學的相關制度更可追溯至1980年代,透過每年舉辦的頒獎典禮,讓資深教職員工的付出獲得公開表彰。兩所大學皆透過完善的獎勵機制,強化教職員工的歸屬感與認同感。
在數位化時代,這些獎項的提名與審核流程也與時俱進。香港大學自2015年起便透過
長期服務獎的意義遠超於獎牌或獎金本身。它象徵著一種堅持不懈的專業精神,以及對教育事業的熱忱與承諾。獲獎者往往在數十年服務期間見證學校的重大變革,他們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校史。這些資深教職員工不僅累積豐富的教學與研究經驗,更成為年輕教師的導師與楷模,形成知識傳承的良性循環。
在HUST服務達35年的機械工程學院陳教授分享道:「我見證學校從傳統工科院校轉型為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的整個過程。」陳教授主持過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,帶領團隊開發的精密製造技術已應用於航空發動機關鍵零件生產。他指導的博士生中,有12人已成為國內外知名學者,形成強大的學術網絡。
圖書館管理部的李館長則是另一類型的典範。自1990年入職以來,她主導了圖書館三次重大變革:從傳統卡片目錄到數字化檢索系統,從實體藏書到電子資源平台,再到建立智慧圖書館服務體系。她創新引入的「學科館員」制度,讓圖書館員直接對接各學院研究需求,大幅提升文獻服務效能。
| 服務年限 | 獲獎人數 | 所屬領域比例 |
|---|---|---|
| 15年 | 127人 | 教學42%、科研35%、行政23% |
| 25年 | 68人 | 教學38%、科研41%、行政21% |
| 35年及以上 | 23人 | 教學45%、科研32%、行政23% |
附屬醫院護理部主任王護士長的故事同樣感人。她在2022年獲得
香港大學醫學院病理學系黃教授是該校服務滿40年的傑出代表。他建立的分子診斷實驗室已成為亞太地區重要傳染病監測中心,在SARS和COVID-19疫情期間發揮關鍵作用。黃教授回憶道:「2003年SARS爆發時,我們實驗室連續工作72小時,率先分離出冠狀病毒株。這種緊迫感與使命感,是推動我持續研究的動力。」
文學院行政辦公室主任林女士則從另一個角度詮釋長期服務的價值。她自1985年加入港大,歷經八任院長,被同事稱為「文學院活字典」。她建立的檔案管理系統完整保存學院百年發展史料,包括許多珍貴的手稿與照片。每當新教師入職,她總會安排學院歷史導覽,讓新人快速融入港大傳統。
法學院技術員張先生的故事格外特別。他負責維護模擬法庭設備,並協助學生舉辦模擬審訊活動。在35年服務期間,他見證無數學生從青澀新生成長為知名律師與法官。「最令我自豪的是,當年在我指導下使用模擬法庭的學生,現在已成為終審法院法官。這種成就感無法用金錢衡量。」張先生於2021年獲頒
長期服務獎對獲獎者而言是職業生涯的重要里程碑。教育學院服務28年的副教授劉博士表示:「獲獎讓我感受到學校對個人貢獻的珍視,這種認可激勵我繼續投入師資培育工作。」她近年開發的「跨文化教學法」已應用於本地中小學,幫助新移民學童適應香港教育環境。
對年輕教職員而言,這些資深同事的存在具有強烈示範作用。剛入職3年的助理教授王博士說:「看到前輩們數十年堅持同一研究方向並取得突破,讓我理解學術生涯是一場馬拉松而非短跑。」這種傳承效果在HKU特別明顯,該校資深教授指導的年輕學者中,有75%選擇長期留任,形成穩定的人才生態。
| 影響層面 | 非常同意 | 同意 | 一般 |
|---|---|---|---|
| 提升工作滿意度 | 68% | 27% | 5% |
| 增強學校歸屬感 | 72% | 23% | 5% |
| 激勵專業發展 | 65% | 30% | 5% |
在學校凝聚力方面,長期服務獎強化了組織認同。每年頒獎典禮成為全校重要活動,各院系主管透過
長期服務獎的成功建立在完善的制度基礎上。HUST與HKU均設立專門委員會負責評審,確保過程公平公正。兩校還將獲獎事蹟編纂成冊,透過校內媒體與數字平台廣泛宣傳,讓這些感人故事成為校園文化的一部分。
未來,大學應考慮進一步完善獎勵機制:建立更細緻的服務年限分級、增加精神獎勵形式、強化獲獎者經驗分享機制。例如HKU正計劃擴展
這些長期服務的教職員工如同大學的根係,深深扎入知識土壤,為學校發展提供穩定基礎。他們的堅持不僅是個人職業選擇,更是對教育使命的堅守。當我們看到滿頭白髮的老教授依然充滿熱情地指導學生,當我們見證行政人員數十年如一日地維護校園運作,就能理解
長期服務獎猶如一面鏡子,映照出大學最珍貴的資產不是宏偉建築或先進設備,而是那些將畢生精力奉獻給教育事業的人。他們的故事應當被銘記,他們的精神值得被傳承,因為這正是大學永續發展的核心動力。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