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耳炎係中耳嘅一種感染病。佢會引致發炎(紅腫同埋腫脹),並令到耳膜後方積聚液體。任何人都有可能患上中耳炎,但係呢種感染最常見於細路仔。
透過避免或減少食用過多的鹽分、糖分、反式脂肪、高汞魚類、乳製品、過敏原食物、咖啡因及酒精,我們能夠促進耳朵的最佳健康狀態,並降低各種與耳朵有關問題的風險。中耳炎症狀
通常來說,因感冒導致的發燒,大約會在1至2天內消退。倘若發燒情況維持超過2至3天,或是時而退燒時而又發燒,建議前往醫院感染科進行咨詢。若該醫院未設有感染科,則可轉往普通內科或風濕免疫科就醫。若有體重減輕的情況,並伴有癌症家族病史,則可考慮選掛號腫瘤科進行檢查。日期為2023年5月25日。
CSOM與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有所區別,後者在中耳含有液體,但鼓膜完整且無活動性感染。CSOM並不包括那些乾燥或僅偶爾排液的慢性耳膜穿孔,且這些穿孔並無活動性感染的徵象。
一般而言,數日之內,身體便足以排除任何阻塞。然而,經驗法則是,若情況持續超過一個禮拜左右,來訪問醫師諮詢會是明智之舉。感覺耳朵像被堵住,也可能預示著听力受損。
在許多情况下,耳朵感染會在72小時內自行清除,但液體積聚會持續更長時間. 在某些人中,耳朵感染經常發生,在造成永久性損傷之前,去看醫生找出根本原因並進行治療非常重要.
慢性中耳炎病患日常護理
1.預防風寒感冒
2.準時滴耳藥或服用藥物
3.飲食以易於消化為優先
4.遠離酷熱環境
5.嚴禁接觸水源
6.盡量避免乘坐飛機或攀登高山
7.切勿用力吹鼻
8.預防便秘, 避免提舉重物
其他注意事項...•
發燒應該會在兩天(48小時)內消退。耳痛應該會在兩天內有所好轉,並在三天(72小時)內完全消失。日期:
一、超越可測量界限。若待測物體之溫度超越可測量界限時,則會顯示Lo或Hi等標記。
如果不及時治療,內耳感染會損害控制平衡的前庭系統. 在這些情况下,恢復可能會持續更長時間. 此外,未經檢查的內耳感染可能導致永久性部分或全部聽力損失. 在出現問題的第一個迹象時就去看醫療服務提供者是很重要的.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