乳房粗針,抽粗針良性

什麼是抽粗針活檢?

抽粗針活檢(Core Needle Biopsy)是一種常見的乳房檢查方法,主要用於診斷乳房腫塊的性質。其目的是通過提取少量組織樣本,進行病理學分析,以確定腫塊是否為良性或惡性。這種方法相較於傳統的手術活檢,具有創傷小、恢復快的優勢,因此在香港被廣泛應用。

抽粗針活檢通常適用於以下情況:

  • 乳房超聲波或乳房X光攝影( mammogram)發現可疑腫塊
  • 觸診時發現不明原因的硬塊
  • 乳房影像檢查結果不確定,需進一步確認

根據香港乳癌基金會的數據,每年約有15%的女性會因乳房腫塊接受抽粗針活檢,其中約70%的結果為良性。這表明抽粗針活檢在早期診斷中扮演著重要角色。

定義與目的

抽粗針活檢是一種微創檢查,醫師會使用特製的粗針(直徑約1-2毫米)穿過皮膚,提取腫塊的組織樣本。整個過程通常在局部麻醉下進行,並借助超聲波或X光引導,以確保準確性。其主要目的是:

  • 明確腫塊的病理性質
  • 避免不必要的手術
  • 為後續治療提供依據

適用情況

並非所有乳房腫塊都需要進行抽粗針活檢。以下情況通常建議進行檢查:

  • 腫塊大小超過1厘米
  • 影像檢查顯示不規則邊緣或鈣化點
  • 有乳癌家族史的高風險群體

抽粗針良性結果的意義

當抽粗針活檢結果顯示為良性時,對患者而言無疑是個好消息。但了解良性腫瘤的定義及其潛在風險,有助於更好地管理健康。

良性腫瘤的定義

良性腫瘤是指細胞異常增生但不具侵襲性的腫塊,不會擴散到其他部位。常見的乳房良性腫瘤包括:

  • 纖維腺瘤(Fibroadenoma):最常見的良性腫瘤,多發生於20-30歲女性
  • 囊腫(Cyst):充滿液體的囊狀結構,通常與荷爾蒙變化有關
  • 脂肪壞死(Fat Necrosis):多因外傷或手術導致

診斷準確性:抽粗針活檢的局限性

雖然抽粗針活檢準確率達90%以上,但仍存在一定局限性:

  • 可能因取樣不足導致假陰性
  • 對微小鈣化點的診斷效果有限
  • 無法完全取代手術活檢的準確性

抽粗針良性後續處理

即使診斷結果為良性,定期追蹤檢查仍不可或缺。香港衛生署建議,良性腫瘤患者應每6-12個月進行一次乳房檢查。

需要進一步檢查的情況

以下情況即使抽粗針結果為良性,也應考慮進一步檢查:

  • 腫塊大小快速增長
  • 出現疼痛、皮膚凹陷等新症狀
  • 影像檢查顯示特徵改變

其他診斷方法的考量

當抽粗針結果與臨床表現不符時,可考慮:

  • 真空輔助切片(Vacuum-assisted biopsy)
  • 手術切除活檢
  • 分子影像學檢查

如何應對良性診斷結果

面對良性診斷結果,心理調適同樣重要。香港心理衛生會調查顯示,約30%女性在得知檢查結果後仍會持續焦慮。

心理調適與壓力管理

建議採取以下方式緩解壓力:

  • 參加正念減壓課程
  • 保持規律運動
  • 與親友分享感受

與醫師的溝通技巧

有效的醫病溝通應注意:

  • 提前準備問題清單
  • 要求醫師用通俗語言解釋
  • 確認後續追蹤計劃

案例分享:抽粗針良性診斷的真實故事

陳女士,45歲,在例行乳房檢查中發現1.5厘米腫塊。接受乳房粗針活檢後,結果顯示為抽粗針良性的纖維腺瘤。雖然醫師建議定期追蹤,陳女士仍每3個月自檢一次,並在半年後發現腫塊增大。進一步檢查確診為早期乳癌,因發現及時,手術後恢復良好。這個案例說明即使是良性結果,持續監測仍至關重要。

另一個案例是28歲的李小姐,同樣被診斷為良性腫瘤。她選擇加入香港乳癌基金會的支援小組,透過與其他患者交流,學會正確面對疾病焦慮,現在已能坦然接受每年檢查。

良性腫瘤 乳腺健康 健康檢查

0


86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