乳癌檢查,婦科乳房檢查

篩檢的重要性與常見的疑問

乳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,早期發現與治療是提高存活率的關鍵。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據,乳癌佔香港女性癌症新病例的27.4%,每年有超過4,000宗新確診個案。然而,許多女性對於乳癌檢查仍存在諸多迷思,例如害怕輻射、擔心疼痛,或是認為自己不會得乳癌。這些迷思往往導致她們延誤或逃避篩檢,錯失早期治療的黃金時機。

乳癌篩檢的主要目的是在症狀出現前發現異常,從而降低死亡率。研究顯示,定期接受乳房攝影檢查的女性,其乳癌死亡率可降低20%至30%。然而,許多女性對於篩檢的恐懼與誤解,使得篩檢率始終無法提升。本文將針對這些常見迷思進行破解,並提供正確的篩檢觀念,幫助女性更了解乳癌檢查的重要性。

乳房攝影有輻射,會不會致癌?

許多女性擔心乳房攝影的輻射會對身體造成傷害,甚至可能致癌。事實上,乳房攝影的輻射劑量非常低,約為0.4毫西弗(mSv),相當於我們日常生活中6週的自然背景輻射量。以下是乳房攝影輻射量與其他常見輻射來源的比較:

  • 乳房攝影:0.4 mSv
  • 胸部X光:0.1 mSv
  • 跨洲飛行:0.03 mSv
  • 自然背景輻射(每年):3 mSv

輻射對人體的影響確實存在累積效應,但乳房攝影的輻射劑量遠低於可能對健康造成影響的閾值。此外,乳房攝影的益處遠大於風險,早期發現乳癌可以大幅提高治療成功率。選擇合格的醫療院所並遵循醫師指示,能進一步降低輻射風險。

乳房攝影很痛,我不敢做?

乳房攝影的疼痛感是許多女性抗拒檢查的主要原因之一。然而,這種疼痛感因人而異,且與檢查技術密切相關。有經驗的放射師會盡量減輕不適感,並確保檢查的準確性。以下是一些減輕疼痛的方法:

  • 選擇有經驗的放射師:技術純熟的放射師能快速完成檢查,減少壓迫時間。
  • 避開經期前後:乳房在經期前後較為敏感,建議在月經結束後一週進行檢查。
  • 放鬆心情:緊張會使肌肉緊繃,增加不適感,深呼吸有助於放鬆。
  • 使用止痛藥:若對疼痛特別敏感,可在檢查前服用輕量止痛藥。

對於無法忍受乳房攝影的女性,可以考慮乳房超音波或MRI作為替代方案。然而,這些檢查並非所有情況都適用,尤其是對於緻密型乳房的女性,乳房攝影仍是首選。

我沒有家族史,不需要做乳房攝影?

許多人誤以為只有有家族史的女性才會罹患乳癌,但事實上,高達70%的乳癌患者沒有家族史。乳癌的風險因子除了家族史外,還包括年齡、生活習慣、基因突變等。以下是乳癌的主要風險因子:

風險因子 說明
年齡 50歲以上女性風險較高
生活習慣 飲酒、肥胖、缺乏運動
基因突變 BRCA1/BRCA2基因突變

定期篩檢是及早發現乳癌的最佳方式,尤其是高風險族群更應遵循醫師的篩檢建議。即使沒有家族史,女性仍應定期接受婦科乳房檢查,以確保健康。

年輕女性不需要做乳房攝影?

年輕女性罹患乳癌的機率確實較低,但並非完全沒有風險。根據香港的統計,約有5%的乳癌患者年齡在40歲以下。乳房攝影的適用年齡通常建議為45歲以上,但年輕女性若有疑慮,可以選擇醫師觸診或乳房超音波作為初步檢查。

年輕女性的乳房組織較為緻密,乳房攝影的準確性可能較低,因此超音波檢查更為適合。若有家族史或其他高風險因子,應諮詢醫師制定個人化的篩檢計畫。乳癌檢查並非年長女性的專利,年輕女性也應關注自己的乳房健康。

定期篩檢,遠離乳癌威脅

乳癌的早期發現與治療是提高存活率的關鍵。破解常見的篩檢迷思,了解正確的乳癌檢查觀念,能幫助女性更積極面對篩檢。無論是否有家族史或年齡大小,定期接受婦科乳房檢查都是保護自己健康的重要步驟。若有任何疑慮,應及時諮詢專業醫師,制定適合自己的篩檢計畫,遠離乳癌的威脅。

乳癌篩檢 健康護理 疾病

1


86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