喉嚨好似有骨

中醫觀點看喉嚨異物感

喉嚨總覺得卡卡的不適感,在中醫稱為「梅核氣」,形容喉嚨好似有骨哽住,吞不下也吐不出。這種症狀雖然不會影響進食,但卻讓人感到非常困擾。中醫認為,喉嚨異物感與體質和臟腑功能失調密切相關,並非單純的局部問題。根據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的統計,約有15%的香港市民曾因喉嚨異物感求診中醫,其中以30至50歲的女性居多。這與現代人生活壓力大、飲食不規律等生活習慣有關。

中醫如何看待喉嚨異物感

氣滯血瘀:情志不暢,氣機鬱滯,導致血瘀

長期情緒壓抑、壓力過大會導致肝氣鬱結,氣機運行不暢,進而形成血瘀。這類患者除了喉嚨異物感外,還常伴有胸悶、脅肋脹痛、月經不調等症狀。舌象多見紫暗或有瘀斑,脈象弦澀。氣滯血瘀型的喉嚨不適,往往在情緒波動時加重,平靜時減輕。 喉嚨感覺有東西吞不下去

痰濕內阻:脾胃虛弱,運化失常,產生痰濕

香港地處濕熱環境,加上飲食偏好生冷油膩,容易損傷脾胃功能。脾胃虛弱則水濕運化失常,聚濕成痰,痰濕上阻於咽喉,形成異物感。這類患者常見舌苔厚膩、口中黏膩、食慾不振等症狀。根據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的調查,約有35%的喉嚨異物感患者屬於痰濕體質。

肝鬱氣滯:肝氣鬱結,影響氣機運行

肝主疏泄,情志不遂易導致肝氣鬱結。肝鬱則氣機不暢,影響咽喉部位的氣血運行。這類患者常見情緒低落、易怒、嘆氣頻繁等症狀,喉嚨異物感多隨情緒波動而變化。香港生活節奏快、工作壓力大,這類型的患者在都市人中相當常見。

陰虛火旺:陰液不足,虛火上炎,灼傷咽喉

長期熬夜、過度勞累或熱病後期,都可能導致陰液耗損,陰虛則虛火上炎,灼傷咽喉。這類患者常見口乾咽燥、手足心熱、夜間盜汗等症狀,喉嚨不適多伴有乾燥灼熱感。香港人普遍睡眠不足,這類型的喉嚨異物感患者近年有增加趨勢。

不同體質的調理方法

氣滯血瘀型:疏肝理氣,活血化瘀

對於氣滯血瘀型的患者,中醫常用逍遙散加減來治療。逍遙散由柴胡、當歸、白芍、白朮、茯苓、炙甘草、薄荷、生薑組成,具有疏肝解鬱、健脾和營的功效。可根據病情加入丹參、紅花等活血化瘀藥物。香港中醫臨床發現,配合針灸治療效果更佳,常用穴位包括太衝、合谷等。

痰濕內阻型:健脾祛濕,化痰散結

痰濕內阻型的治療以二陳湯為基礎方。二陳湯由半夏、陳皮、茯苓、甘草組成,具有燥濕化痰、理氣和中的功效。可根據病情加入蒼朮、厚朴等藥物增強祛濕效果。香港氣候濕熱,這類患者還需注意飲食調理,避免生冷、甜膩食物,適當食用薏苡仁、赤小豆等利濕食材。

肝鬱氣滯型:疏肝解鬱,理氣止痛

柴胡疏肝散是治療肝鬱氣滯型的代表方劑,由柴胡、香附、陳皮、白芍、川芎、枳殼、甘草組成。此方具有疏肝解鬱、理氣止痛的功效。對於喉嚨異物感明顯者,可加入桔梗、牛蒡子等利咽藥物。香港中醫還建議這類患者配合心理調適,適當運動如太極、瑜伽等,有助疏解肝鬱。 喉嚨感覺被掐住

陰虛火旺型:滋陰降火,潤喉利咽

麥門冬湯是治療陰虛火旺型的常用方,由麥冬、半夏、人參、甘草、粳米、大棗組成。此方具有滋陰潤肺、降火利咽的功效。對於咽喉乾燥明顯者,可加入玄參、生地黃等藥物。香港中醫建議這類患者避免熬夜、辛辣食物,多食用梨、百合等滋陰食材。

日常飲食與生活習慣的建議

無論哪種類型的喉嚨異物感,都應注意以下生活調理:

  • 飲食方面:避免辛辣刺激、油炸燒烤等燥熱食物;少食生冷冰品;戒煙限酒
  • 情緒管理:保持心情愉快,避免長期精神緊張,適當紓解壓力
  • 運動習慣:適度進行有氧運動如快走、游泳等,促進氣血循環
  • 作息規律:保證充足睡眠,避免熬夜
  • 環境調適:保持室內空氣流通,避免乾燥或過於潮濕

穴道按摩

以下穴位按摩有助緩解喉嚨異物感:

  • 合谷穴:位於手背第一、二掌骨間,按壓有助疏通氣機
  • 太衝穴:位於足背第一、二跖骨間,是疏肝理氣的要穴
  • 天突穴:位於胸骨上窩中央,直接作用於咽喉部位
  • 膻中穴:位於兩乳頭連線中點,有寬胸理氣之效

按摩方法:用拇指指腹按壓穴位,每次按壓3-5分鐘,力度以有酸脹感為宜,每日2-3次。香港中醫臨床觀察發現,堅持穴位按摩可顯著改善喉嚨好似有骨的不適感。

注意事項

喉嚨異物感雖然多為功能性疾病,但仍需注意以下事項:

  • 應尋求專業中醫師診斷,辨證論治,切勿自行用藥
  • 如伴有吞嚥困難、體重減輕、聲音嘶啞等症狀,應及時就醫排除器質性疾病
  • 長期不適者需進行相關檢查,如喉鏡等,排除腫瘤等嚴重疾病
  • 治療期間應定期複診,根據病情變化調整用藥
  • 香港衛生署建議,如症狀持續超過2週未改善,應考慮中西醫結合治療

中醫調理著重整體平衡

中醫治療喉嚨異物感不是單純針對局部症狀,而是從整體調理入手,通過改善體質、平衡陰陽、調和氣血來解決根本問題。香港中醫藥臨床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,經過3個月的中醫辨證治療,約78%的患者喉嚨好似有骨的感覺明顯改善或消失。這充分體現了中醫整體觀念的優勢。

最後要提醒的是,喉嚨異物感的治療需要耐心,體質調理往往需要一定時間。患者應配合醫師治療,調整生活方式,才能獲得最佳效果。中醫的智慧在於不僅治病,更在於治人,通過全面調理幫助患者恢復身心健康。

中藥 健康生活 生活習慣

0


86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