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場,bond funds,另類投資

市場波動加劇,傳統投資策略面臨挑戰

近年來,全球金融市場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動盪。從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到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,再到持續的通脹壓力,多重因素交織使得市場不確定性急劇攀升。根據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數據,2023年香港資本市場的波動率較五年前上升了約35%,這充分反映了當前投資環境的複雜性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傳統的60/40股債配置策略(即60%股票與40%債券的組合)正面臨嚴峻考驗。過去,這種策略因其簡單易懂且能在經濟週期中提供一定平衡而備受青睞。然而,在當今低利率與高波動並存的環境下,其局限性日益凸顯。例如,當股市大幅下跌時,債券的避險功能可能因利率上升而削弱,導致整體組合價值同步縮水。這種相關性的變化,使得投資者必須重新審視其資產配置邏輯,尋找更具韌性的應對方案。因此,深入理解各類資產的特性,並適時引入新的投資工具,已成為現代資產管理的必修課。

債券基金的優勢與風險

債券基金(bond funds)作為固定收益產品的重要代表,長期以來在投資組合中扮演著穩定收益與分散風險的雙重角色。其收益主要來源於兩個部分:一是債券的票面利息收入,二是債券價格變動所帶來的資本利得。不同類型的債券基金具有迥異的風險收益特徵。例如,政府債券基金(如香港外匯基金債券)信用風險極低,但收益率也相對較低;公司債券基金則可能提供更高的利息收入,但需承擔相應的企業信用風險;而高收益債券基金(又稱垃圾債基金)雖然潛在回報可觀,但其違約風險也顯著高於前兩者。投資者在選擇時必須仔細權衡。

除了信用風險,利率風險是影響債券基金價值的另一關鍵因素。一般而言,市場利率上升,現有債券價格會下跌,反之亦然。這就要求投資者對宏觀經濟週期有清晰的判斷。為了更直觀地比較,請看下表:

債券基金類型 主要風險 潛在回報 流動性
政府債基金 利率風險 低至中等
投資級公司債基金 利率風險、信用風險 中等 中等
高收益債基金 信用風險、利率風險 中等至低

此外,流動性風險、通脹風險等也不容忽視。尤其是在經濟衰退期,企業違約率可能上升,這會直接衝擊公司債及高收益債基金的淨值。因此,構建一個純粹的債券基金組合並非萬全之策,必須考慮如何對沖這些內在風險。

另類投資的重要性:分散風險、提高回報

面對傳統資產相關性日益增高的挑戰,另類投資(另類投資)逐漸從邊緣走向核心,成為現代投資組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所謂另類投資,通常指的是有別於傳統股票、債券和現金之外的投資資產,其種類繁多,主要包括房地產、私募股權、對沖基金、基礎設施、大宗商品乃至數字資產等。這類資產的最大優勢在於其與傳統金融市場的低相關性或負相關性。例如,在香港這樣的高度發達市場,優質商業地產的租金收益往往與股市波動關聯度較低,能在市場下行時提供穩定的現金流。

從分散風險的角度看,另類投資能有效改善組合的風險收益比。根據亞洲開發銀行的研究,在一個傳統的60/40組合中納入15%-20%的另類投資(如基礎設施基金),可以在不顯著降低預期回報的情況下,將組合的年化波動率降低1-2個百分點。這是因為像私募股權這類資產,其投資周期長(通常5-10年),價值發現機制不同於公開市場,受短期市場情緒影響較小。

  • 房地產投資信託(REITs):提供與物業市場掛鉤的穩定股息收入。
  • 私募股權:投資於非上市公司,追求長期資本增值。
  • 對沖基金:採用多空策略、事件驅動等複雜手段,旨在無論市場漲跌均能獲利。
  • 基礎設施投資:投資於公路、港口、公用事業等,現金流穩定且常與通脹掛鉤。

當然,另類投資也非完美無瑕。其最主要的挑戰在於流動性風險。許多另類投資產品設有較長的鎖定期,投資者在期間難以贖回資金。此外,其費用結構通常也高於傳統基金。因此,在擁抱其收益潛力的同時,必須對這些風險有充分的認知和準備。

如何將另類投資納入債券基金組合?

將另類投資策略性地融入以債券基金(bond funds)為核心的投資組合,是一項需要精密計算與專業判斷的工作。首先,投資者必須從自我評估開始,明確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、投資目標與時間跨度。對於風險厭惡型投資者或即將退休的人士,應側重於流動性較高、波動性較低的另類投資類別,例如投資級別的房地產抵押債券(CMBS)基金或基礎設施債權投資,這些資產能提供類似債券的穩定現金流,同時與傳統債市的相關性較低。

其次,流動性規劃至關重要。由於債券基金本身提供了一定的流動性,在加入另類投資時,需要確保整體組合的流動性能滿足可能的資金需求。一個實用的原則是,用於另類投資的資金應是投資者可以長期(例如5年以上)不動用的「耐心資本」。例如,可以將投資組合的5%-10%配置到私募債權基金,這部分投資雖缺乏短期流動性,但其較高的收益溢價可以作為整個組合的回報增強器。

最後,在當今複雜的市場環境下,強烈建議尋求專業的財富管理顧問或投資機構的幫助。他們能夠運用先進的資產配置模型,如Black-Litterman模型或風險平價策略,幫助投資者量化不同另類資產對組合整體風險和回報的貢獻。專業機構還能提供接觸頂級私募股權基金或對沖基金的機會,這些機會通常個人投資者難以直接獲取。總之,通過審慎的選擇與合理的配置,另類投資能夠為債券基金組合築起一道堅實的防波堤,助其在市場的驚濤駭浪中穩健前行。

債券基金結合另類投資,打造更穩健的投資組合

綜上所述,在當今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,單純依賴任何單一資產類別都難以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。債券基金(bond funds)作為傳統的避險工具,其價值不容否定,但其內在的風險也需要正視。而另類投資(另類投資)憑藉其與傳統資產的低相關性,提供了寶貴的風險分散價值和收益增強潛力。將兩者有機結合,相當於為投資組合裝上了雙重保險。一方面,債券基金提供了基礎的收益和流動性;另一方面,精心挑選的另類投資則能有效對沖利率、信用等風險,並在長周期內捕捉非傳統的增長機會。這種「核心-衛星」策略(以債券基金為核心,以另類投資為衛星),能夠幫助投資者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構建一個更具韌性、更為動態平衡的投資組合,從而在追求長期財富目標的道路上行穩致遠。

債券基金 投資策略 風險管理

0


868